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执政根基所在。全面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题中之义,是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重要抓手,是夯实基层基础的治本之策。现结合工作和调研情况,就加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突出政治领航,强化政治领导力。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政治功能作为第一功能,把第一功能体现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过程、各方面。在农村、社区,稳步推进村和社区主职“一肩挑”和“两委”交叉任职,稳步提高村民代表、村民组长中党员的比例。大力推动村党组织书记或支部委员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健全农村、社区自治机制,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新路径、新举措,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中枢神经”作用。
二、突出理论武装,强化思想引领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基层党组织不断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在思想上行动上情感上做到“两个维护”。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创新教育形式。规划红色资源路线图,创设实境课堂。线上、线下无缝衔接,开放、封闭有机结合,理论、实践有效融合,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形式筑牢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大厦。
三、突出组织建设,强化组织聚合力。建立“主业主抓”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健全“书记抓、抓书记”的基层党建责任体系。推深做实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抓“两头”带“中间”,把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建设深化提升行动嵌入到“书记项目”之中,以项目思维导入,以项目载体支撑,以项目管理配套,以项目考核倒逼,提高基层党建绩效,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开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行动。稳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立集体经济组织与群众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基层党组织回应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的能力,让基层党组织有资源为群众办事,增强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实施“头雁先锋”工程。重视基层党组织书记尤其是农村领域基层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建设,解决有人接班的问题。实施“红色细胞”工程。加强党员教育监督管理,不断巩固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
四、突出制度构建,强化制度保障力。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构建,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化水平。健全具有稳定性、前瞻性、可行性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绘制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谱系”。抓好经验制度化。加强对好经验、好做法的调查研究,充分吸收,移花接木,墩苗培育,推而广之,再总结,再提炼,逐步上升为制度化成果,推动制度化成果形成制度化体系,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五、突出载体创新,强化载体服务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智慧化”水平。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智能化、高效性优势,搭建网络化平台,打通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提高基层党组织网格化治理水平。延伸党组织的末梢神经,建立扁平化的党建网格,以党建网格整合多网资源,让党组织的资源分布在网格,让党员的身影活跃在网格,把群众路线贯彻在网格,把党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教育监督管理下沉至网格,让群众的身边时刻看到、感受到党组织的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的血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