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经济企业界-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经济企业界
浏览次数:708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0-10 09:20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扎实推进“工业企业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负重爬坡,奋力转型,全市工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速总体趋缓,但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质量效益明显改善。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业经济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工业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资源和环境约束持续加大等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就如何破解瓶颈制约、补齐发展短板,提三点建议:

一、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思想,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池州段)。一是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建立健全严格管控机制,全面强化项目、空间、总量“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认真贯彻落实《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池州段)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好“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大行动,进一步细化目标、实化举措、明确时限,通过管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二是强化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围绕技术管理和结构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实现绿色生产、清洁生产。重点围绕工业生产源头、过程和产品,实施工业能效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热电联产、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锅炉改造、绿色照明应用工作,推进电机能效提升。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落实能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快重点能耗企业节能低碳技术改造,推动获国家财政支持的广信农化年产1.5万吨邻苯二胺清洁化生产技改项目二期、超威电源年产481.1万kvah新能源全密封铅酸蓄电池原子经济法循环利用 连铸连轧技术改造绿色集成项目加快建设。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和再制造产业,变废为宝、循环利用,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连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二、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内生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改革激发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创新支撑体系。依托国家级、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战略平台以及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形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资本对接、孵化培育等全过程、多层次、综合化的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以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建设为契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一步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使科技创新更多更有效地催生新产品、形成新产业、创造新需求、引导新消费。二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研发平台建设,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认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在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上取得突破,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用活动,打造产业技术联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习近平指出,创新驱动实质就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人。要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培养引进人才,切实保障并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理直气壮地让真正有作为、有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名利双收”,不拘一格聚才、用才、留才。

三、聚焦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展实体经济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支撑和引领。一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定企业投资信心,增强企业投资意愿,切实振兴实体经济,引导资金“脱虚向实”。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方面,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聚焦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化工、金属非金属材料、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高成长性产业,谋划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切实以项目扩投资、促发展、提质效,由此来扩大“增量”。另一方面,以企业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每年重点实施100个左右技改示范项目,引导企业通过采用先进设备、技术、工艺,由此来优化“存量”。突出扭住重大项目“牛鼻子”, 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制度,把精力和资源向项目上聚焦再聚焦,强化项目调度,破解推进难题。三是要强化激励引导。健全完善有利于项目推进的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完善项目督查考核和绩效评价机制。把项目建设一线作为党员干部提升能力、展示作为的主战场,努力在实践锻炼中培养一支懂得项目现场管理的干部队伍,带动全市形成凝心聚力抓项目的浓厚氛围。


凯发平台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