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三个方向 推进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 东至县政协-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找准三个方向
推进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
东至县政协
浏览次数:509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0-10 09:06

 

近年来,东至县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加速推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进程,在发展理念、产业选择、制度保障、日常监管和转型升级上开展了大量的尝试,经过多年的实践,东至生态绿色工业已拥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逐渐走出了一条“绿色环保、高效低耗、高端低碳”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绿色工业发展之路。

尽管东至县生态绿色工业初具雏形,但按照生态绿色工业基本特征、层次及发展模式来划分,全县生态绿色工业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产业关联度不高,工业的生产活动基本处于“资源—产品—废物”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过程,以高物耗、低效率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主要体现在:总体结构不甚合理。整体总量小,化工相关产业比重过高。园区内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产业占比居高不下。两大省级开发区建设水平不高。现有产业层次较低,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多是外地产业的梯度转移,产品结构较单一。发展生态绿色工业的支撑力量相对不足。配套的污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设施虽已建成,但相关配套管网、联营联运等投入还相对不足。废物利用、清洁生产等技术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针对工业污染仍主要采取末端控制方式,企业全过程生产中的污染源的产生难以监管。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有待提升。工业企业和消费者生态环保意识较为薄弱,企业治污积极主动性还是不高。

围绕上述问题,就如何推进东至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提三点建议:

一、找准发力方向。发展生态绿色工业首先要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建议由统计部门牵头,经信、发改、环保、科技、人社等相关部门配合,以2016年工业数据为基础,对生态绿色工业的量化指标进行分析,重点对制造业各行业经济效率、环境效率和创新效率进行比较,如经济效率评价可以从增加值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周转率4个指标,从生产要素消耗带来的经济产出角度,综合分析得出经济评价优势行业;环境效率评价可以从万元产值能耗量、万元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元产值cod排放量分别测算能源友好度、大气友好度和水环境友好度,综合分析得出环境效率优势行业;创新效率评价可以由科技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作为科技投入,新产品产值率由科技产出、专利申请数占企业数量比例作为知识产权测算,从创新效率角度区分工业的优势、均势和劣势产业。在找出各维度上的优势产业后,然后结合产业集聚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得出全县排名靠前的产业和企业,作为各园区和各乡镇生态绿色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和主要方向。

二、找准发展方向。东至县目前发展绿色生态工业最契合的模式是采取现有改造型发展模式,即对现有的大量工业企业,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或引进新的产业、项目、工艺流程。东至经济开发区可以依托化工新材料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行业专家力量,牵头组织现有入园企业综合效益评价,对园区环境承载容量及安全距离再次评估,利用勒令关停、自然淘汰、技改升级、兼并重组等分类处置手段,用“阵痛”带来“嬗变”,通过3-5年的时间,将不符合生态绿色工业要求的化工企业淘汰出局,将能够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的化工企业做大做强,控制数量,提升质量,削减能耗和污染量,将东至经济开发区打造成国家级生态经济循环示范园区。大渡口经济开发区可以在对现有入园企业进行技改升级的同时,注重严把招商准入关,高标准编制发展规划,专注于吸纳拥有绿色制造技术、利于建设园内闭合循环系统的企业入园,严格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去推进园区建设。

三、找准施策方向。一是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要进一步强化产业基础和功能定位,分类研究推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进培育新兴产业的推进措施,继续加强招商引资,坚持“规划什么招什么、产业配套需要什么招什么、产业链上下游少什么补什么”,有效促进东至块状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和壮大提升。二是大力推进“园区生态化”。要按照设施共享、物质循环、能源利用、信息传递等要求,调整完善园区功能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发展,促进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同时要加快推进龙头骨干企业的生态化改造,在全力推行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从化工、生物医药等行业选择一批典型企业,通过产品生态设计,资源循环利用,污染零排放等具体措施,建立一批生态型企业试点示范,让园内各企业通过处理其副产品为纽带连接起来,实现闭合回路的要求。三是大力推进“技术高新化”。要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加工制造技术,引领全县制造业向“技术高新化”发展。积极鼓励传统产业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尤其要鼓励企业实施“零土地技改”,重点实施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能力强,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四是大力推进“生产清洁化”,建立清洁生产推进机制,完善推进东至生态绿色工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政策措施,继续推广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重点的清洁生产先进工艺与技术,推进清洁生产的规划与实施方案,着力围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技术,推行“能源绿色化”。大力培育创建一批绿色企业,以推进企业环境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五是大力推进“经济循环化”。要以特色产业产业链延伸发展、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污染物集中治理及有用物质提取等为出发点,进行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推广资源减量化、污染减少化的生产模式,实现投入一一排放一一回收一一再投入的循环,达到节省投入、减少排放、增加效益的目的,为生态工业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凯发平台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