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壮大县域经济 助力实现“三个同步” 民进池州市委会-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培育壮大县域经济 助力实现“三个同步”
民进池州市委会
浏览次数:2366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1-18 15:47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现代化绿色池州创新池州幸福池州的关键支撑,也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李锦斌书记来池调研时要求我市要在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上下功夫。从发展情况看,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县域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总体上处在价值链中低端,科技含量低、资源能耗高、竞争力不强,品牌塑造和自主创新能力偏弱,不适应新需求、新变化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近年来全省县域经济排名情况看,2016年安徽62个县(市)的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东至排51位、青阳排59位、石台排最后一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全市经济竞争力迫在眉睫。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推动县域协调发展

加快实施县域协调发展战略。协调县区沿江城镇生产生活生态关系,加强在基础设施、旅游营销、产业配套、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协调合作。共同构建升金湖、九华河、秋浦河、青通河生态环境联防联治,g318、s358等公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市场体系统一开放,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打造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经济繁荣的沿江发展带。

创新政策环境,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工业集中区、重点示范镇、特色小城镇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向县域流动,促进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的合理增长。

二、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步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结合池州农业发展状况,我们要发展富山、富水、富硒、富氧“四富”资源优势,立足生态抓特色、农旅融合抓休闲、壮大品牌抓绿色,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休闲农业和绿色农业,形成支撑绿色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要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发展多样化、多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区域性农产品加工产业带,创建知名品牌,放大农业产出。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建设,保障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优质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动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新突破。坚持市场导向,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推动特色农业集群集聚发展。

三、发展县域工业,打造特色产业园区经济

在做好开发区优化整合工作基础上,抓好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围绕首位产业、核心企业、龙头企业和关键项目的产品延伸配套,狠抓一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产品,带动整个产品结构升级,不断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积极支持县域经济融入中心城市产业链布局和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配套经济,进而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区位优势和岸线等资源优势,加快打造沿江园区平台。围绕完善产业链、培育支柱产业、做强骨干企业招商,真正做到土地集约使用、资源合理配置、发展健康持续。

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推动产业与科技、市场、资本高效对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建设研发机构、科技企业转化孵化器等转化平台,形成转化应用的快速通道。

强化产城深度融合,加快商贸、物流、金融、城市综合体建设,推进农贸市场、金融服务区、现代服务产业园等服务产业项目,发展物流、研发、信息、商务等高端服务产业,打造特色产城一体园区。

四、彰显城镇特色,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特色小城镇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把培育县域中心城镇和特色小城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使中心城镇和特色小城镇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区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一体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壮大特色经济,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

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引导加工制造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向小城镇集中,根据城镇自身所处的位置和特点,发展一批特色小镇,如工业主导型、商贸推动型、旅游开发型、边界贸易型等。以产业支撑小城镇发展,做到小城镇与县域经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同时,要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并辅之以户籍管理、土地使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县域人口吸纳能力,引导农民向小城镇流动,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