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公路管养机制 保障百姓安全出行 刘贵彬-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健全公路管养机制 保障百姓安全出行
刘贵彬
浏览次数:2288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1-18 15:45

 

 

近年来,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农村公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基础,但随着农村公路等级的提高、公路里程的不断增长,农村公路管养能力和管养需求矛盾突出。

一、养护资金缺乏。按交通部规定,县、乡、村道养护经费每年每公里分别是7000元、 3500元、 1000元,实际上由于各地财政压力大,资金远没有达到这一要求,以石台县为例,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用于纳入养护计划重要县、乡、村农村公路,但难以满足全县608公里农村公路养护的需要,而且更多里程公路未纳入养护计划,通村、通组公路几乎处于失养状态。

二、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不健全。 2009年燃油税改革,公路局经费虽然实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性质没有改变,没有纳入财政预算,造成地方公路局人员经费保障不稳。工作人员和执法人员偏少。石台县自1995年公路分级管理成建制划归地方以来,正式在职在编人员11中仅4人持有行政执法证件。

三、基层养护工作难落实。2010年,各乡镇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站,分管领导兼任站长,虽然成立了机构,但没有安排经费,也不具备路政执法资格,在实施过程中,乡镇和村虽然确定了专人养护,但因报酬偏低、兑现困难等原因,养护队伍难以稳定,养护工作难以落实。

四、农村公路使用“寿命”短造成重复投资。由于农村公路的工程设计和工程等级普遍较低,承受能力较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 加上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涌入,以及乱占、乱挖、乱建等人为损坏公路的行为整治措施不力,许多路面破损深陷无人管养修复,公路使用寿命大大缩短,时间长又要重新建设,不仅资金投入会加大,而且也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安全。

为把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好事做好、做实,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助推脱贫攻坚,提出以下建议:

一、落实管养配套资金。增加对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额度,特别是加大农村公路大中修的资金投入,尽快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建议农村公路管养配套经费,分日常管养经费和大中修抢修工程经费两类。日常管养配套经费中,县道日常养护配套经费由县级财政列入年度预算;乡村道日常养护由县乡共同出资配套并列入年度预算。此项配套经费主要用于路政管理、安全标志设置、管理人员工资、行政性支出等经费开支。大中修工程经费,则根据道路实际编制年度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计划,并纳入县乡两级财政年度预算。县道大中修工程经费由县财政全额出资,乡村道大中修工程经费由县乡两级财政分别出资解决。

二、转变养护机构职能。建立农村公路日常管理机制,从理顺管理体制入手,调整完善乡镇的职能。在县(区)交通运输局管理和业务指导下,各乡镇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机构,形成乡镇负责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农村货运市场管理和农村路政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机构。

三、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 提倡不同路段不同方式养护,一般乡、村公路采取分段承包的方式养护,县道和养护要求相对较高乡、村公路,投入资金较多,由地方公路局管养。探索适合农村公路管养分离机制,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推行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运作,通过招投标由养护公司养护。

四、建立公路“路长制”管理机制。按照“建立组织、明确责任、联合管理、严格考核”的要求,各路段管理人员在路长的统一领导下,对责任路段的公路 、附属设施、路容路貌、交通秩序、绿化和环境卫生等实施全面综合管理 。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