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党的二十大对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全面部署,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贯彻党的二十大对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部署,既要保护好,又要利用好农村土地空间。
行政村(含涉农社区)是我国农村管理的重要基层组织,在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特别是落实“三线三区”划定成果,保护和利用耕地资源、生态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土地利益上,具有重要的职责和作用。目前我市“三区三线”划定工作已圆满成功,全市划定耕地保护面积171.0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150.54万亩;优化调整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划定2640.02平方公里。由于我市第三次国土资源普查成果公布时间不长,“三线三区”划定也才刚刚结束,一些村级组织负责人还不能精确知道其辖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类型和性质,不清楚“三调”耕地、永久基本农田、林地和湿地等生态用地、集体建设用地等具体边界。为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在保护和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中的重要作用,建议:
一、组织编制农村土地“一村一张图”
充分利用我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和“三区三线”划定工作成果,尽快为全市每个村(含涉农社区)编制土地资源“一张图”,标明该村各种土地类型,特别是“三条线”,即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控制线和集体建设用地边界。“一村一张图”比例尺应相对较大,方便使用。
二、及时发布农村土地“一村一张图”
将编制好的“一村一张图”制作成纸质版和电子版(消除涉密内容),下发给镇、村两级,作为村级组织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的依据和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