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届1次]关于大力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建议-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政协提案
[5届1次]关于大力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建议
浏览次数:1096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6-16 10:54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于丘陵山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巩固脱贫攻坚与加快乡村振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市利用中央农机购机补贴资金对农民购置茶叶等特色产业机械实行敞开补贴政策,积极引导农民购买先进适用的茶叶等特色产业生产机械,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山区特色产业农机化发展。截止2021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43万千瓦,其中茶产业生产的茶叶加工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并开始从小型成套设备向大型加工流水线发展,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上看,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粮食产区仍有不小差距,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
  1、山区机械化存在主要短板及发展瓶颈。地形地貌复杂,农机作业条件较差。山区地形复杂多变,山高坡陡、道路崎岖、耕地条件差,如食用菌、烟草、菊花等种植地块细碎凌乱分散,坡多台多埂多、形状多样不规则,加上山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大中型农业机械多数难以通行及作业,机具进地难、作业难,是制约机械化发展的最大瓶颈。同时机械动力不足、加油、充电等持续作业续航问题不能解决,且操作复杂、智能化程度低、人员驾驶安全隐患大。“巴掌田、鸡窝地”是山区农业自然条件最真实的写照,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铺排不开”。
  2、种养制度多样,适用机具市场缺乏。我市目前采用传统的套作、间作等种植模式较普遍,农艺繁琐,农业产业规模小且分散,所需要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装备多样,市场供应的先进适用机具极少,许多产业所需的关键环节机具“无机可用”“无好机用”问题突出。
  3、支持力度不够,技术服务能力薄弱。当前,我市除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外,各级财政用于支持山区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的项目和资金比较有限。如山区农田、茶园等“宜机化”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无财政资金扶持。
  为推进山区农业机械化,实施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建议:
  1、加快山区土地、道路宜机化改造。以土地、道路宜机化改造为抓手,改变地貌,让土地适应更先进、效率更高的农业机械,拓宽机耕路,便于机械进出、上下,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以项目为支撑,加力科技创新。一是加大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及装备研发力度,引导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制造适应特色作物生产、特色养殖需要的高效农机。二是大力推广山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积极开展山特产品农机化装备的推广应用示范。
  3、以部门配合为要件,加强机制创新。一是创新工作方式,强化财政、工信、科技、发展改革等部门支持,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加强农业农村部门内农机化与山地建设、种植、科技等各方面协作配合,构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田(山地)农机配合的机制,推动农田(山地)建设和品种、栽培、养殖及产后加工等方面“宜机化”,促使良种、良法、良地、良机配套。
  4、以示范引领为先导,加快政策创新。一是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掌握当前山区特色产业农机装备的存量和增量,农民的机械装备需求,有计划、分品种开展山区机械化示范推广应用,适时召开现场会;二是将丘陵山区茶园、坡地等“宜机化”改造纳入土地整治范畴,制定工作指引,开辟资金渠道,开展试点示范引导等。三是创新丘陵山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优先支持方式,支持扩大丘陵山区适用机具补贴范围,对山区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开展特色产业主要生产环节农机作业给予作业补贴,探索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所需机具补贴的途径。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