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161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政协提案
关于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161号提案协办意见的函
浏览次数:558   信息来源:市民政局 发布时间:2021-06-29 09:53

市残联:

    关于市政协陈金理委员提出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的提案已收悉,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一、民政领域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民生保障制度,生活兜底保障得到落实。自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家庭增收加快实现小康步伐的意见》实施以来,我市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从2016年开始,将困难残疾人生活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纳入困难人员救助民生工程,每年与市财政局、市残联联合制定《池州市残疾人生活和护理补贴实施方案》,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严格按标准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其中我市将三级残疾人的生活补贴从省定每人每年400元标准提高到500元。同时,我市扩大了残疾人“两项补贴”的实施范围,将评定符合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一并纳入保障范围,并根据《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制定了《池州市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和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将符合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按a类对象给予全额救助,并按其享受标准的30%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887名一级、二级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城乡低保保障范围,8439名精神障碍患者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二)建立街面巡查机制,临时救助服务取得实效。全市民政部门已与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门建立了街面巡查机制,对街面流浪乞讨的疑似精神障碍患者,遵循“先救治、后付费”原则,由巡查单位及时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救治。对可以查找到精神障碍患者身份信息和其监护人的,经过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由民政所属救助管理机构及时护送至户籍地,并与有关部门和监护人办理交接手续,落实监管责任;对通过信息查询、采集dna数据比对、人脸识别等寻亲技术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由救助管理机构给予在站供养救助,救治救助费用全部由民政部门兜底保障;对超过三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精神障碍人员,由民政部门报同级公安机关按规定办理户口登记手续。对符合特困人员供养条件的人员,及时将其纳入特困人员供养范围,落实社会救助政策。截至目前,长期滞留在救助管理机构的流浪乞讨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41名,其中31名已纳入了特困人员供养范围。

    (三)建立康复服务体系,精神康复能力逐步提升。为补齐精神卫生康复服务体系短板,我市充分整合现有52个乡镇(街道)残疾人工作站和552个村(社区)残疾人之家等资源,发挥基层村(居)力量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照护服务,并积极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分散的地方,采取互助式服务模式,以村为单位设立邻里互助服务点,组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属、邻居及其他社会力量,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代购用品、送医送药等居家服务和日间照料、邻里互助等社会化照护服务。今年,我局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了池州市精神康复福利中心项目,建筑规模为12000平方米,床位300张,市精神康复福利中心建成后,能有效解决我市严重精神障碍患康复救治床位严重不足的问题,为特困群体中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救治、救助、康复、护理和照料等服务。

    二、推进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工作措施

    (一)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加强与卫生健康、残联等部门的信息沟通,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台账和健康档案。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救助供养条件的精神障碍患者,及时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人员供养范围;对符合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范围的精神障碍患者,及时兑现相关补贴;对因突发性、临时性造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生活困难的,按规定采取临时救助等措施,及时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做到应救尽救、应保尽保、应补尽补。

    (二)加大救急解难力度。持续开展街面巡查,并针对严冬、盛夏等恶劣天气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活动,及时发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对疑似有精神障碍的流浪乞讨人员,按照“先救治、后付费”的原则,及时送至当地定点医院诊断和救治,并帮助查找户籍地,落实监护责任。对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精神障碍患者,由救助管理机构承担监护职责,给予生活、医疗等社会救助保障。

    (三)推广康复服务范围。加快推进市精神康复福利中心建设,提高全市特困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救治水平。依托市(县)民政福利机构和村(居)“残疾人之家”等服务平台,积极构建精神障碍康复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范围,逐步实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全覆盖。大力培育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等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发挥社会力量在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作用,通过精神障碍康复服务、心理健康疏导、社会关爱保护等有效措施,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有效服务。

                       池州市民政局 

                       2021年4月21日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