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转型,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升学、就业等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使青少年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大、中学生频频自杀事件,向我们敲响了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警钟。花季少年的轻率举动,也折射出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的脆弱和人格的缺陷。
当前,独生子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少年成为普遍现象,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孩子学习压力过大。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青春期问题等都困扰着中小学生,成为导致青少年心理失调和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据卫生部统计,焦虑症的发病率,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概1%到2%的样子,现在是13%。 20年前中国人精神障碍、抑郁症发病率是0.05%,现在是6%,增加了120倍。我们教育的最大成就,似乎就是学生做试卷,有句流行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种价值观导向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们往往就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成绩又是我们每个学校的生命线。同时存在如:城镇和农村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校长、学校的心理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参加过专业培训;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把心理问题和品德意志混淆;心理教育工作还存在着学科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倾向等问题。
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1999年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12年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培训,全员育人。各地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切实把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真正纳入到教育日常工作中,统一部署,统筹推进。要制定符合本地本校实际的实施方案;既要符合实际,又要有可操作性。政府要不断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入,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大力提升心理健康教师能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一项重要任务,各中小学校要树立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理念,要把努力形成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新格局做为重点来抓。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培训制度,围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开展培训,特别要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法等方面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二、开拓渠道,丰富形式。各地学校要把现有的心理咨询室建设好、管理好,切实发挥好作用。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协会、青少年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要充分利用我们的各种节日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学生视野,强化学生心理素养,同时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体活动及体育竞赛,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抗挫折能力 。
三、家校对接,协作教育。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积极推进家校合作,学校和家长大力拓展有效沟通途径,双方及时分享信息,共同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要定期召开家长会和进行家访,让家长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思想、学习等状况,通过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达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家庭基本状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的效果,实现与学校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不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及时听取意见和建议。教育部门要将此项工作将纳入对学校目标管理考核,积极推进落实。
四、加强建设,营造氛围。各地教育部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对学生品行、素质的形成具有深层次影响和教育意义。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各校都要充分发挥校歌、校训和良好的校风、校纪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要利用黑板报、壁报、手抄报、橱窗、广播、图书馆(室)、荣誉室、少先队室等多种形式和专用场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把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重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和热爱生活的优秀品德,提升生活的幸福感。要让校园的一切都充满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形成学校"处处是文化,事事皆教育"的良好氛围。
五、社会关注,协作支持。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联合文明办、卫健委、司法局、科协、团县委、妇联等单位以及公益组织,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组,全面指导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学习借鉴成功实践经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努力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科研特色,从而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阳光成长。
联系地址:石台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