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届3次]关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池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舒宏-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政协提案
[4届3次]关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池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提案者:舒宏
浏览次数:2666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6-24 10:55

2019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对外发布,该规划纲要是指导长三角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体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纲要将池州市列为中心区27个城市之一,无疑是池州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池州作为长三角的“后花园”,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也是内在要求。但是,争取到入场券并不等于争取到了发展红利,如何处理好传统型行政区划与开放性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如何克服行政区划对跨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带来的阻隔作用,如何在区域一体化中找准定位、谋求池州新的发展,已成为全体池州人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也对政府治理体制改革提出重大挑战。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出台了《池州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标志着国家战略在我市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同时也要看到,目前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融入领域比较窄,层次比较低,战略视野不宽,主动意识不强,成效不够明显。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规划对接方面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发挥各地特色,明晰城市功能定位和分工协作机制,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区域空间格局。一体化不是一样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有赖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化竞争为协同,扭转“高层务虚合作,基层务实博弈”的局面。在产业规划对接上,应进一步发挥上海综合服务功能齐全、江苏实体制造业实力强、浙江民营经济活跃、安徽资源优势明显等特点,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合力。交通规划对接是重头戏,区域发展一体化首先是交通一体化。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已经在交通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专题合作,我市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要充分利用我市处在长江经济带节点城市的优势,可将区域优势转化为基础设施优势,强化交通运输的全方位对接协调,全面对接长三角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规划,加快构建多层次的现代轨道交通运输体系。要抓住交通规划一体化的重大机遇,建成运营武杭高铁池州-黄山段,争取尽早建设合肥到池州城际铁路,池州-九江高铁,贯通南沿江高铁。在公路方面,建成g3w济祁高速,力争池州-宣城高速尽快开工。要充分发挥池州公铁水空等运输方式齐全和江河水运便利的优势,打造皖西南综合交通枢纽,提升池州的区位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二、产业对接方面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长江经济带的引领发展区,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池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理应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和目标,相对于前一阶段长三角区域的合作方式和内容,池州市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都很有限,需要加快注入更多、更实、更有质量的合作内容。产业发展要找准方向,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池州要立足自身优势与特色,全面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和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优化提升“4 3”产业,发展壮大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化工、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旅游、大健康三大高成长性产业。要充分发挥池州特色优势,打造长三角实力最强、全产业链优势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要充分利用池州生态宜居和双创优势,坚持高新化、创新化导向,推动新兴产业布局和承接,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抓住5g商用机遇,加快融入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协同打造数字长三角,使池州产业发展真正迈入智能化时代。

三、民生共享方面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区域内居民来往日益频繁,区域市场、公共服务、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一体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为构造长三角区域“幸福圈”,推动区域内市场和民生资源进一步合理配置和共享,让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池州应加快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大型科学设施协作共享、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公共交通异地扫码通行、民生档案异地查询、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等合作成果。同时,可尝试性探索建立跨界功能区,如文化保护区、水污染治理区、大气污染防治区、教育学区、医疗服务区等,促进跨界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高质量发展,打造高品质生活,推动池州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四、生态保护方面
池州在长三角是处在长江经济带的节点城市,应加强与周边两省一市在大气、水、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等方面的环保工作协同,强化生态系统修复、优化区域生态格局。长三角区域应把以人为本作为生态保护的前提,优先发展生态产业,将原有的产品型经济转变为服务型经济。深化这一区域大气、土壤和水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控,建立地区间生态保护合作机制和补偿机制,根据各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谋划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在注重区域生态环境的共同建设、共同保护、共同治理,联手解决大气污染、流域性水污染等问题的同时,积极创建生态环保领域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打造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合力,为打击此类犯罪构建统一的司法平台。

五、市场监管方面

长三角三省一市2014年就共同签署了《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旨在加强区域合作,着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大市场。为继续推动长三角地区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池州市应进一步突破传统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按照市场化要求营造规划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及时修改有碍市场统一的有关规定,建设协同监管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政府行业技术管理和监管执法信息的归集、交换和共享,加快探索建立统一的区域市场规划体系,推进长三角区域标准化合作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形成统一的长三角区域营商环境指标体系。推动审批许可事项清单合一,证照资质互认,加快信用长三角建设,实现综合监管和智慧监管,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共享,共同打造长三角更优营商环境。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