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管理应像绣花一样精细”,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市围绕“三优”池州建设目标,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活动,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老旧小区改造、主城区环境治理、市民素质提升行动,各类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明显,城市服务项目扎实推进,“示范社区”“示范道路”创建平稳启动,有效提升了城市品位和环境品质,为我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仍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细化、优化、改进和提升。
一、完善多元共治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模式
加强党委、政府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城市管理委员会的议事决策和城管委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明确和细化区(管委会)、政府职能部门在城市基层治理中的责任,强化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落实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职责清单和相应职权。进一步夯实社区精细化管理,建立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居(村)委会为主导,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驻社区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架构。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城市管理监督,鼓励社会单位和商户等积极参与城市管理。鼓励企业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推动政府向社会企业购买服务和ppp模式。依法支持和发展城乡社区服务类、公益慈善类、行业协会商会类和科技类社会组织,搭建社会组织参与的城市管理平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围绕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和重大事项,开展社会公众共商共议活动。
二、加快建成统一高效的城市管理网格化体系
参照《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标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在我市现有网格基础上加快建成统一高效的城市管理网格化体系,形成街道、社区抓总,公安、交通、住建、城管、市场监管等部门参与,网格员队伍、志愿者队伍、服务团队和居民为补充的基层网格管理格局,打造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网格管理机制,实现70%以上的管理事项在基层网格内通过管理和服务解决。要以关键细节为突破口,既要美化城市“面子”:大力整治交通秩序和城市主入口环境秩序,治理共享单车,拆除非机动车遮阳雨篷,建好公交站亭等公共交通设施,更要做好城市“里子”:深入推进社区背街小巷乱搭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专项整治,加强小区物业管理;既要在行道树、绿化带、井盖、路名牌等小部件上求精致,更要解决好路面和设施破损、井盖凹陷导致路面不平、部分路缘石防滑差存在安全隐患、行道树遮挡照明路灯和指示牌、个别繁忙路口未设置红绿灯或设置不科学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小事。
三、着力提升城市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
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池州市城市管理条例》等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制定或修改一批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的规范性文件,严格规范执法,加强基层综合执法,教育引导市民群众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要以“十四五”规划编写为契机,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运营。加快制定《池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出台道路交通、市政设施、园林绿化、河道管理、城市照明、户外广告、城管执法等领域的标准规范,明确规定每项管理内容的管理目标、标准、流程、分工、职责、奖惩、信息公开等,制定一系列量化指标。探索建立“街巷长”制,实现管理流程一步到位。建立统一的城市基础数据库、业务数据库和服务数据库,加大智慧城管平台与相关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力度,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构建有效的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城市管理干部和专业人才,加强城市管理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教育培训制度、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和硬件的建设,在管理领域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入专业化城市管理和服务运营商。
四、健全保障制度,完善政策措施
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促进城市管理工作人员牢固树立城市精细化管理理念,追求管理的完美,工作严谨、认真、精益求精,提升市民守法意识、公共秩序意识、家园意识、环保意识和礼让意识。建立健全“一条热线、一个平台(智慧城管平台)、一个综合兜底协调部门(城管委办公室)与若干行政管理部门”组成的“1 1 1 x”城市综合管理格局,建立“大整合、大平台、大网格”管理体制机制,构建“区街联手、部门联动、社会联建”的组织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资金预算编制、成本控制和统筹使用,保障城管委办公室运行经费,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管理。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协调机制、社会公众参与机制、网格化责任机制,制定交通秩序整治常态化机制,优化考核指标和考核机制,建立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和评价机制,严格落实问责制度,督促各项工作落地生效,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长效化、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