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的建议 杨益斌-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关于促进农村电商加快发展的建议
杨益斌
浏览次数:1551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1-08 17:02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多次召开全市工作推进现场会,全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先后开展农村电商巩固提升、优化升级等行动,印发工作方案,出台促进政策,将农村电商发展作为推进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区政府工作考核机制,强化工作落实,取得显著成效。石台县、东至县相继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贵池区先后获评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先进县、农村电商示范县;一批乡镇、村、基层网点和企业及品牌获得省级荣誉;全市农村道路实现“村村通”,行政村均实现宽带覆盖;各县区已建立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并动态优化调整农村电商服务网点,整合邮政、“四通一达”等快递物流企业开展“快递下乡”,农村电商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日益完善。纵向比较,明显有了长足进步,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但横向比较,和江、浙、广等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互联网 农业”模式正处于起步阶段,农村产业规模、基础设施、业态渗透、深化运用等方面差距较大。为此,建议如下:

一、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示范带动作用

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带动,需要企业参与农村电商产业全链条延伸,实现产业效益的均衡分配和各环节的融合衔接。要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力争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的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一批运作规范、组织带动力强的股份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发展农村电商奠定基础。

二、重点打造产品品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大部分农村电商参与者受知识结构和成长经验所限,仍处在低水平模仿阶段,缺乏自主品牌意识,在产品类型、营销方式、盈利模式等方面同质性较强,同一村镇内的农村网店大多经营种类和品质相似商品,网上需求相对饱和,既压缩了经营者利润空间,也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农业等相关部门要引导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打响企业特色品牌和“三品一标”产品品牌,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全面加强网上农凯发平台的产品展示与推介,倡导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促进信息化、网络化经营,打通产供销全产业链条,努力构建线上线下优势互补、生产销售相互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现代营销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品牌管理体系,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拓宽农产品网销渠道,扩大网络交易额。

三、重点引进专业人才,加大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人才是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条件。目前,农村电商参与者大部分通过低门槛、零成本进入市场,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网店运营经验,人才知识结构不高。随着电商产业的发展,相对高端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网店运营推广、美工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缺乏,导致网店的持续运营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一方面,人社等有关部门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来人才来池在农业领域就业创业,也可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带领其团队、项目等落户我市,农民出土地和人力,技术团队出技术和资金,双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另一方面,农业等部门需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型农民或吸引优秀人才返乡,赋予乡村产业振兴新的活力,推动“互联网+农业”成果转化。

四、重点健全服务体系,加大电商发展支撑

邮政等部门要配套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开展冷藏运输,为农产品销售拓展市场空间提供配套保障;持续优化调整农村电商服务网点,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减少运营效果不佳或实际需求发挥作用不大的基层网点,重点提升综合服务点上行服务功能,不求数量但求质量;积极引进代运营、广告策划、设计包装、美工文案等电商服务企业涉足农村电商领域,提供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撑,进一步完善服务配套;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相关扶持政策,为农村电商领域业绩贡献突出的企业争取政策倾斜、重点支持,努力为农村电商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