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届2次]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提案者:胡雪梅-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政协提案
[4届2次]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提案者:胡雪梅
浏览次数:569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9-04 08: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要把社会治理重心落实到基层, 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建立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印发了《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中发〔2017〕13号),这是新中国首个国家层面的城乡社区治理纲领性文件,它就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作出重大部署,其中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提出了“两步走的总体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基本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因此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迫切的任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
    一是加强和改进街道(乡镇)、城乡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推动街道(乡镇)党(工)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公共环境上来。
    二是加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以推进社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目标,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以区域化党建为纽带,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攻坚克难的核心作用。
    三是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工作的相关制度。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民主协商机制、群团带动机制、社会参与机制,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及时帮助解决基层群众自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城乡社区延伸。加强城乡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基层作风巡查工作,整顿软弱涣散城乡社区党组织,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二、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
    一是细化街道(乡镇)的职能职责。制定区县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社区治理方面的权责清单。明确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承担的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以及协助政府的社区工作事项清单。
    二是推进街道(乡镇)职能转变,改进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鼓励社会力量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由花钱养人向花钱办事转变。
    三是切实履行基层政府的城乡社区治理主导职责,加强对城乡社区治理的政策支持、财力物力保障和能力建设指导,加强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的指导规范。
    三、完善民主运行机制,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
    一是强化社区自治功能。落实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和准入制度,规范政府部门面向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的检查评比达标活动, 大力压缩针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各类会议、台账和材料报表;借鉴各地先进模式,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社区的自治模式;从立法上完善居委会自治,完善社区民主选举制度,进一步规范民主选举程序,建立健全居务监督委员会,推进居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城乡社区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完善社区公共事务协商机制。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牵头, 驻辖区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之间有效沟通的制度保障;完善社区恳谈会、社区议事会、社区评议会、社区听证会等协商平台; 集思广益, 兼顾各方利益, 协调解决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益事业以及居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抓住以人为本的服务精髓,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认真调研,真正做到“群众最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细化服务内容,进一步方便社区居民,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创新服务方式,通过讨论说服、排解纠纷、道德规劝、耐心解说、心理疏通、帮助教育、必要援助、节日看望、雪中送炭、结对帮扶、捐款捐物、出谋划策、会议报告、向上反映等方式提高服务水平;采用多种形式,加大服务宣传力度;健全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政力量、志愿互助力量、市场力量的作用;完善工作服务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提供为民服务经费保障。
    四、深化完善“三社联动”社区发展机制,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
    一是推进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骨干的“三社联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发挥统筹引领作用,专业社工通过协调组织,将党员、志愿者、群众等力量汇聚起来 ,社会组织聚焦活动领域,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从立法入手,降低准入门槛, 简化登记程序,并在组织运作、活动场地等方面为其提供帮助;构建财政支持培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体系,规定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范围、份额、信息对接、准入、规范管理等;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教育培训力度,同时加强社会组织的自我规划管理,建立健全社区民间组织的信息公开、年检、评估等制度。
    三是培育社会工作者队伍。强化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鼓励和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 加快推动社区工作者向专业社会工作者提升;建立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资助机制,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启动成立和初期运作,培训具有示范导向作用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选树一批优秀社工服务项目和案例。
    四是完善居民参与动力机制。加强社区信息公开化机制建设,赋予公众广泛的知情权;逐步提高公众参与公共生活的意识和经验。从为居民深切关注、事关居民利益的事务入手,引导居民慢慢熟悉公共生活,同时开展社区教育,培育居民关注社区公共生活的意识和精神;构筑公众参与的配套制度,赋予公众参与的权力,明确参与的内容、方式和程序、参与的条件和激励措施等。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