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农村“空壳化” 让“空心村”实起来 程千胜-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消除农村“空壳化” 让“空心村”实起来
程千胜
浏览次数:1418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5-21 14:43

 

农村空壳化即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工作生活,导致空心村人口只剩少部分甚至只有个位数。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计划生育及当前脱贫攻坚易地移民搬迁等诸多因素影响,农村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农村基本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劳动力甚少,《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田园景象难有所见。当前我市部分农村空壳化的广度和深度,早已超出“人去村空”这一基本形态,全然扩展到了教育、文化、土地等涉及“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乡村的凋敝已成为大家的痛感。

相对于正常形态而言,这种“农村畸形空壳化”在物质形态上,首先表现为“人去村空”,继而表现为教育的荒芜、文化的缺失以及精神生活的贫困;在社会结构上,由于众多青年外出务工,农村已经形成了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的社会;在经济处境上,家中有无外出务工人员已俨然成为衡量家庭富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富有者已然小康,贫弱者全靠扶贫;在政治地位上,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经济地位和所属宗族势力,继而确定了其在村社政治、经济中的博弈地位,多数村民则始终处于“底层弱势状态”;在社会交往上,主要依托于同宗同族同乡同学关系,很难超越已有“窠臼”而“平步青云”。

经济问题是形成“空壳村”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土地流转或抛荒,农村各方面资源的欠缺,城乡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农民面对盖房、结婚、养子、教育、看病等许多现实问题,仅靠农业劳动获得的收入应对生活极为困难,只能进入城市或其它地区寻求就业机会以期获得更多的收入。发展问题是形成“空壳村”的重要因素。首先是农民自身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在城市里可以接触和学习新技术,有利于在求职和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本身就是一个由农民离乡——非农就业——向市民转变等环节构成的“农民的终结”过程。城乡差别是形成“空壳村”的深层次因素。农村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化娱乐、医疗条件、教育状况等与城市的差别,使更多的农村年轻人选择异地求职、外出打工、举家外迁,这种情况就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挑战。

从积极面来看,农民到城里打工,也是城市对农村的重要扶贫;但在整体形态上,青壮年到城市打工,是城市对农村的吸血——城市只接纳有贡献力的青壮年到来,并不接受他们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辈,而让他们依旧留守在农村,这是问题的关键。城市只选用一家中顶梁柱、夫妻一生中的黄金时段,这仿佛把农村的栋梁拆下来搬到城市里使用,多年过去,栋梁成为朽木又被扛回农村的家……显然,只有留守儿童与留守老人的乡村,依然是空壳化的乡村;由此,城乡差别不是缩小了而是拉大了。

为有效破解农村“空壳化”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建议从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入手,标本兼治解决和改变农村“空壳化”现象。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解决农村“空壳化”问题,根本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中,改革户籍制度首当其冲,其核心在于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分离的各种制度,从而保障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二、激活闲置农房,发现乡村价值。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激发乡村活力。建议政府出台《“闲置农房激活计划”的指导意见》,以“确权、赋权、活权”为突破口,科学划分集体资产三权、农房三权、农地三权,以解决闲置农房土地盘活利用的瓶颈问题。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办法,采取出租、合作、合资等方式引入工商资本时,开启“产权交易公司 农宅经营服务站 农户”的闲置农房交易模式,搭建互联网农房租赁平台,进一步唤醒“沉睡农房”

三、积极盘活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政府应积极组织有关部门帮助农民积极盘活土地,在深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充分调研论证,科学定位布点,对农村闲置土地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反租倒包”等方式,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尽可能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最高价值,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抓住乡村旅游的契机,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把昔日的“空心村”变成观光村。打造多种艺术创作基地,融入传统文化,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兴盛。通过建设博物馆、农耕馆、国学馆、创作室、纪念馆等乡村文化基地,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发展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非遗”文化、传统手工艺、现代设计和音乐、戏曲、书画、摄影等多种文化形式,让乡村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

五、促进各类人才“上山下乡”,让新一代“知识青年”到农村创新创业,反哺农村。让返乡创业人士带回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创办新型企业、合作社,让更多的村民不再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六、多元激活,招商引资,撬动社会资本进行整体激活,把空心村打造成度假村。以激活闲置农房切入,带动农村田地、山林等资源全面盘活,在对原始建筑和周围环境妥善保护的基础上,打造具有生活气息浓郁的民宿,唱响品牌连锁民宿,让品牌连锁中高端民宿,成为都市游客“远方的家”。

七、强化村级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基础。继续抓好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为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三力”和村民自治组织的活力。

八、加强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认真贯彻落实民生保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规范和完善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扶残助残等制度。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抓好农村学校教育,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采取学校定期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孩子成长情况,机关干部、社会热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老人活动等形式,加强对留守儿童老人的关爱。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