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发展极具皖南风尚的乡村旅游基地 周肖萌-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聚力发展极具皖南风尚的乡村旅游基地
周肖萌
浏览次数:434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3-05 15:36

走进池州,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绿色律动”。在这片蓝天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呈现出强劲而良好的势头。吃农家饭、游农家园、体验农家风俗的乡村旅游新风尚逐渐形成。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一、基础厚实、态势良好,加速乡村旅游发展具备良好条件

一是便捷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全市交通环境不断改善,形成了以航空、高铁、高速、水运为主的立体化对外交通网络。各地建设旅游大道,乡村公路全面升级,便捷的市内交通格局逐步形成,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态势强劲,不仅成了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全市农民增收致富的富民产业。以青阳县为例,通过持续开展“青山之阳、九华原乡”旅游季系列活动,有效地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前景更为广阔。

三是宜人的自然环境。我市环境优美、生态优良,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气候温暖湿润、江河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近60%。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净土和“天然氧吧”,是休闲度假的胜地、养生养老的天堂。

四是良好的城乡面貌。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城带乡、协调并进,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城乡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变。通过实施“三大革命”、“三线三边”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发展不快、低端徘徊,乡村旅游产业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

一是规划引领不足,市场定位不准。乡村旅游发展一定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条块管理障碍,大力推进全域旅游谋篇布局,既能“各美其美”,又能“互联互通”。根据客源市场需求,要有交通、食宿、购物、乡土文化、游玩体验兼具的立体式格局,要与交通基础、城镇化建设、村容村貌、民俗文化、产业结构调整等旅游资源整合发展。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水平不高。部分景区外围道路、停车场、环卫、绿化等公共设施严重不足,大部分没有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村组道路等级较低,建设水平、标准与乡村旅游发展不相适应。一些乡村民宿客房、厨卫设备简陋,从业人员既是管理者,又是服务人员,未经过专业训练,服务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产品档次偏低,特色彰显不足。当前,乡村旅游产品整体处于体验生态乡居和乡村民宿的基础阶段,功能业态单一,竞争力不强,产业规模偏小、层次不高,利用现代技术更便捷和人性化的全池州自助游体系尚未建立。对于挖掘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种养、休闲娱乐、健康养生、特色美食等方面做得不够,游客还存在“有钱花不出去的”尴尬局面。

四是体制机制不畅,管理急需加强。乡村旅游涉及农业、林业、环保、交通、旅游、文化等多个部门,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息息相关。因此,需要一个综合部门来牵头,常态化管理,制定高规格又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标准,有效规范指导开发经营行为。

三、潜力无限、贵在挖掘,乡村旅游发展能够在开拓创新中弯道超车

一是统筹科学规划,提升功能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聚力推进“多规合一”,在各类规划中融入旅游元素,为全域旅游发展预留空间。根据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产业走向,制定完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县域及重点乡镇绿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把绿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入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升级之中,纳入城乡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扶持和培育。

二是强化品牌建设,拓展文化内涵。大力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坚持把乡村旅游同特色小镇培育、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全力打造“美丽风光养眼、良好生态养生、幸福感受养心”的乡村宜居环境打响池州乡村旅游的品牌。深入做好文旅融合文章,支持县区探索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式新载体,举办特色鲜明、影响力大、公益性强的文化节庆活动,精心设计让游客深入农村乡间、观赏山水画景、体验民俗风情的乡村旅游项目。“采春茶、打板栗、挖竹笋”都是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生活;特色美食、工艺品、纪念品也是一份“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池州情结。

三是改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理念。强化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标识标牌等服务体系。坚持以项目建设、资金奖补为牵引,调动经营户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引导教育从业人员树立特色招客、诚信留客、洁净悦客的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加大行业标准制定和宣传贯彻力度,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逐步建立完善乡村旅游等级划分和星级标准规范引导体系。实施人才战略,加大对村干部、示范户、带头人的培训,在乡村旅游中培养一批业务精良的领头雁。

四是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环境,倾力打造生态家园,让空气更清新、让河道更清澈、让村镇更清洁。坚持富民导向,以政策扶持激励为牵引,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做好与全面建设小康、精准扶贫脱贫相结合的文章。

2018年11月30日召开的全国发展乡村民宿、推进全域旅游现场会上,文旅部部长雒树刚同志指出,“乡村民宿方兴未艾,大有可为;全域旅游如火如荼,大有作为。”池州,移步换景,宜居宜业宜游。来池州,不仅可以去九华山参禅礼佛,还可以感受杏花秋浦的诗情画意、九子岩的奇峰峭拔、蓬莱仙洞的神奇幽幻、升金湖畔真正的人与自然。期待池州在乡村旅游方面,食住行再升级,游购娱有突破,让“诗和远方”在此握手。池州很美,生活在池州很幸福,池州的明天更美好!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