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能力建设 为优化投资环境提供法治保障-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能力建设
为优化投资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浏览次数:558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9-01-16 09:38

 

新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各类市场主体、公民更多地选择法律途径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经济产权。近年来,我市行政复议、涉诉行政案件增长较快。

一、类型多样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增长

一是群体性拆迁、征地案件和行政管理行政程序不规范案件。案涉各级各类审批、批复、公告、实施部门,被诉主体多。加上机构拆并、职能调整,责任主体难确认、关系难理清、事实难认定;二是国家供给侧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不符合生态发展要求、不规范融资的企业面临重整和关闭。2017-201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房地产破产案件40件;矿山开采案件8件;企业污染被关闭的行政赔偿案件13件;三是招商引资合同、政府奖励合同类案件。案涉人数众多、时间跨度长;相对人聘请外地律师代理,作长期诉讼准备或者连环诉讼,对抗性强;有的外地律师恶意挑讼、天价收费,存在沟通难、行政协调难、调解难等问题;四是行政执法不规范引起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类案件。

二、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专业化人才不足

一是市政府法制部门、法院、律师专修行政法人才紧缺;二是政府法制部门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少、行政复议案件量大。法制部门疲于应付事务处理,积极地沟通、建议少,存在治标不治本现象;三是两级法院案多人少,未建立专业的行政法官团队。而行政协调和调解工作需要的行政法理和精神在实践中缺乏系统研究,行政判决案结事难了。司法建议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四是法制部门、法律顾问有限参与的政府前期决策,提供的法律、政策帮助少,前沿关口缺少把控。

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的增加,一方面体现民主法治的进步,人民群众依法维权意识提高;另一方面还增加了行政成本,损害了我市的招商引资环境和社会稳定,考验着政府的行政能力。各部门要积极应对,开拓思路、开辟蹊径,善用法律、政策精神,加大发展政策的宣传,主动化解矛盾,坚定不移地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为此建议:

一要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

行政复议具有程序简便、快捷高效等优势。按照国务院、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建议我市进一步提升行政复议专业性、透明度和公信力。整合、优化行政复议资源,集中行使行政复议权。推行行政复议委员会审理案件制度,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参与复议,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在基层、初发阶段和行政机关内部。

二要完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

根据《安徽省行政机关负责人行政诉讼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建议我市明确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要求和考核机制,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支持司法机关查明事实,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规范行政机关执法,形成机关内部高效监督、督办机制,合力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

三要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建立健全法制审核工作。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推广建立行政执法公示制,有序向社会公开执法主体、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执法结果,促进“阳光执法”。提高部门执法队伍的责任和担当,分清上下职责权限,杜绝懒政、怠政。

四要推进行政诚信体系建设

构建政府诚信,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开展“四送一服” 服务实体经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清理和规范各类行政审批程序,明确行政权力边界,杜绝不作为、乱作为。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市场经济以契约为基础,法治政府建设以契约为精神。自觉履行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和司法建议。有效预防行政风险、化解行政争议。

五要加强行政复议、应诉能力建设

习近平指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我们既需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还需要社会治理人才以巩固改革成果,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既为政策制定、计划落实提供专业指导,又要推进行政复议、应诉专业化、高效化。

六要加强政企互联互通,深化府院沟通协调

一是前移服务关口,强化信息保障,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保证政企信息双向互递、需求得到回应。做到项目落地,合同完备。确保金融风险得到及时预警,政策调整得到充分提示。二是进一步深化府院联席机制,充分发挥法制部门决策参考作用。行政机关在行政决策中要主动提请与法制部门研商,确保决策效益和效率。法制部门也应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针对行政复议中的问题,举一反三,避免反复。三是树立依法诉求导向,支持依法维权。坚决打击台前幕后操纵群体性矛盾的不良代理人、代言人,净化投资环境。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兴市之本。要进一步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继续推动依法治市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三优”池州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市政协少数民族界)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