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业招商  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胡东生-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建言献策
聚焦产业招商  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胡东生
浏览次数:866   信息来源:市政协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10-10 09:25

 

 我市制造业正处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阶段,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指引,科学制定产业规划、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持续发挥招商优势、努力优化招商环境,推动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

一、科学规划,明确制造业招商方向

一是加快传统制造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变。突出智能化、集成化、复合化、柔性化等高端方向,重点瞄准机械制造、高端智能设备、集成电路等产业开展招商,将我市打造成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依托省级半导体产业基地,围绕机器人、3d打印等智能设备,开展智能制造产业招商。依托市级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重点瞄准数控机床主要功能部件生产研发、关键应用软件等产业开展招商。依托市级基础元器件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瞄准汽车制造、零部件生产、新能源、轨道交通等产业开展招商。

二是推进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立市”为核心,加大技改投入,淘汰落后产能。依托市级医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大力开展绿色化工企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精细化学品、生物医药等高端绿色化工产业。充分利用我市矿产资源,积极引进绿色矿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科学利用、开采方式科学合理、企业管理科学规范,使我市矿山企业成为“花园式”工厂,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三是推动生产制造向精品服务型制造转变。充分彰显我市“山、水、土、气”生态资源优势,以国家全域旅游创建示范市、“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为载体,针对旅游、健康、养老养生、休闲度假、体育运动等产业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一批研发、设计、检测、营销等品牌服务型企业和服务型制造公共平台落户池州,加大对汽车试验场、医疗大数据产业园等服务型制造项目的推进力度,推行线上、线下、共享服务,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全面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创新方式,延伸制造业招商链条

一是发挥制造企业主体作用。要突出制造企业招商主体地位,尤其要发挥骨干制造企业在品牌、信贷、资产、资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迎合外地大企业落户我市。重点把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推向招商引资一线,积极引进资金入股参股,开发和延伸产业链产品,膨胀企业规模,加快企业发展;积极引进先进管理经验,提升企业综合素质,促进企业优化升级。

二是强化制造产业链配套招商。要按照完整的产业链条要求,深入挖掘和包装一批制造业上、下游产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积极寻求合资合作,把相关配套企业引进来,补齐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形成上下游相协调、横向互补发展的产业体系。

三是承接制造产业集群转移。各地招商部门特别是市驻外产业招商小分队要注重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区域政策和产业转移等情况的研究,结合池州实际,分类梳理、重点承接,吸引有实力的制造企业和配套企业整体入驻,促进各类要素快速集聚,加快培育产业集群。

三、发挥优势,夯实制造业招商载体

一是切实做大产业规模。大力实施“招强引优”战略,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培育和壮大现有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注重引进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制造业龙头项目,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市域生产能力和产业集聚度。

二是着力打造特色“园中园”。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科学制定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自身产业特点,对同源企业、同类企业、关联度较强的企业要有计划的地放在同一区块,大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产业园,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壮大“园中园”产业规模,加快“园中园”特色发展。

三是努力破解发展瓶颈。创新金融服务方式,通过“政府资本入股企业资本”、设备质押、专利质押等模式, 着力破解制造业融资难问题。创新服务配套模式,通过推进物流园建设、中介招工、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破解制造业物流运输、原材料供给、用工荒难题。创新土地供给模式,通过科学规划、盘活存量、用地流转等方式破解制造业用地瓶颈,使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土地利用率高、财税贡献大的项目快速有效落户。

四、优化环境,营造制造业招商洼地

一是打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认真研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用足、用活、用好上级政策的同时,搞好政策创新,严格兑现制造强省、三重一创、技工大省等制造业扶持政策,努力营造最佳政策环境。

二是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按照“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理念,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完善项目联审制度,全力抓好落户项目的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当前开展的“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沟通,在融资担保、劳动用工、手续审批等方面增强服务的针对性,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三是打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以完善城市功能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为外商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和侵害投资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投资客商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客商能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严格落实“外商服务绿卡”等各项礼遇制度,进一步增强外商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