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必须将报纸、广电、网站、客户端、微信微博等所有县域公共媒体资源整合起来,实现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成效明显。就我市来说,各县区相继成立了融媒体中心,迈出了县域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步伐。
县级融媒体中心,关键在一个“融”字。面对人民群众对媒体的新需求,传统媒体已经难以完全适应,只有在融合发展特别是网络新媒体中获得赋能,才能形成满足新需求、赢得新市场的能力。要进一步推动内容、平台、渠道、数据、技术、人才、机制、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以主流媒体为引领,体制内宣传平台、社会媒体、自媒体融合发展的宣传格局。但是,成立机构仅仅是第一步,我市县级融媒体中心要想充分发挥功能,还必须在“建、管、用”上做文章,达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的目标。
一、勇于改革创新,建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媒体融合带来的业务形态变化,给现有运行体制机制带来了挑战。建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必须勇于突破体制机制固化的藩篱,顺应融合发展趋势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大胆进行采编发流程、组织管理体系、自我发展机制等多方面的重塑与再造,探索建立规范、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要利用先进技术,建设互联网热点聚合系统、宣传效果监测与评价系统、新媒体运营分析系统等大数据分析平台,最终建成县域“中央厨房”。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更要敢于改革创新,因为媒体的竞争,最终取决于人才的较量。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创造性地培养全媒体复合型人才,加强对采编播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实现由单一型向全媒体型、专家型转变,具备采、编、播、设计、整合以及新媒体传播的技巧和能力,为县级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员工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用鲜活的镜头、乡音,积极主动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成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二、提高政治站位,管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党领导的基层媒体,对巩固扩大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意义重大。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目的就是优化媒体结构,明确不同媒体的功能定位,解决好基层媒体资源重复分散等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牢牢把握党性原则,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县委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统一领导,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这个中心进行新闻宣传,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各级党委必须自觉承担起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靠前指挥,坚决纠正“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着力破除不利于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机制障碍,加快构建有利于调动新闻工作者积极性、多出人才的工作机制。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于灵活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宣讲政策主张,了解社情民意,引导社会情绪,推动实际工作。
三、坚持内容为王,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对任何一家媒体来说,有内容,才有看头;有内容,才有生命力。县级融媒体中心不仅拥有广播电视新闻发布平台、地方特色的专题节目制作能力,还有新媒体矩阵,既面向广大干部群众,还能在互联网、移动多媒体终端、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发力。所以我们必须扎实抓好全域信息发布资源的连通汇聚,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从理念、形式上创新,增强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事关大是大非和原则问题上,务必帮助人民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让党的理论更接地气。在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方面,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百姓,善于观察,以弘扬新时代新风正气为主线,在众多基层先进模范中发现好素材,找到反映时代精神、反映时代面貌、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和先进典型,通过广泛宣传形成全民参与、接力,使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向上向善。要更加关心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话题,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感受和体验,用群众身边鲜活的事例引起共鸣,真正发挥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总而言之,县级融媒体中心要办成连接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切实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既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又科学利用网络传播规律实现最大增量,办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贴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