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政协走基层 ——建言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凯发平台

| | | |
您当前的位置: 基层动态
东至县政协走基层
——建言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
浏览次数:644   信息来源:东至县政协 发布时间:2018-12-06 09:26

201812060927385340_m0hhwgcf.jpg

聚焦民族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11月30日,东至县政协走基层调研组走进胜利镇,为促进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东至县政协副主席汪朝晖、程芳、吕满民,秘书长齐自力,县民宗局、农委、水务局等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察看江心村陀螺训练基地、民族融合文化园、清真寺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直观领略民族村新面貌新风尚,切身感受鲜明而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走访活动中,调研组与镇、村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沟通交流,认真听取介绍,详细了解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座谈会上,东至县民宗局主要负责同志通报了该县三个民族村情况,胜利镇主要负责同志介绍了江心村和幸福村两个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与调研的各部门负责同志结合本单位职能,就该县民族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回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就如何进一步支持和促进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作了表态性发言。

调研组认为,多年来,东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统战、民宗等相关部门和有关乡镇,认真贯彻落实民族政策,在加快推进民族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增加少数民族村群众收入,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民族聚居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升,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回汉一家亲理念深入人心,民族团结进步的局面更加巩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调研组指出,该县民族村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等,民族村群众的部分诉求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做好民族工作任重而道远。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也进入了新时代,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调研组指出,推进新时代的民族工作,要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促进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传承和保护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发展的良好局面。就如何促进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民族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调研组建议:

一要把民族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和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首要要求是产业兴旺。该县三个民族村在经济发展方面既有地理位置不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的劣势,又有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近年来,通过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劣势不断得到改善。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激活市场新需求,实现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特色化;要推动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小农户生产步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二要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相关乡镇、各民族村要认真做好清产核资,在此基础上,做好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工作,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江心、幸福两村外滩地较多,要规范承包经营招标制度,并将这些能产生集体收益的土地资源与其它经营性资产一并量股到人。防止内部人员控制和外部资本侵占集体资产,维护农民集体权益。

三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该县的三个民族村,桥东村为贫困村,江心村、幸福村虽不是贫困村,但也有贫困户,要全力做好民族村扶贫工作,在思想上愈加重视、政策上适当倾斜、措施上更加精准,团结带领民族村群众,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三个民族村的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确保小康路上少数民族群众一个都不能掉队。

四要传承发展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践行。要进一步传承发展好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少数民族聚居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要加强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回汉群众在交往中增进了解、在交流中增加感情、在交融中增强认同,共同团结奋斗,携手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调研组还指出,民族问题往往与宗教问题相联系,有关部门和地方要依法保护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调研组强调,政协相关专委会要充分发挥民族宗教界别政协委员的作用,积极促进民族事业繁荣发展。(张雪勤)


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copyright@2002-2012 chzzx.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政协池州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站点地图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安徽省池州市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池州市清风东路99号 电话:0566-2088210
网站地图